引述朋友 Ken Lin 的文章:我不認為台灣人自謙,台灣人的自謙其實並非真的自謙吧。常有一句格言,飽滿的稻穗會低頭,我感覺到的是一種反向的詮釋。不論有沒有飽滿,反正低頭的稻穗都是飽滿的。我的意思是說這種自謙其實是一種自滿,就因為低頭了。這並非真實的自謙。我這樣的評論並不是好壞的判斷,而是對於我所認為的真實作解剖。
我有感而發:
有一段時間,很積極地在創業,想要當自己當老闆,希望跳脫當職員的工作形式。
曾經與一位家中的長輩聊天,有意無意中,透露自己在創業,有設立一個公司的行號,嘗試性地作業餘的證卷投資與交易。長輩一聽到這一句話,聽出其中的一點帶著激情、帶著些許自信的話語。
長輩道:怎麼樣?創業很好啊!告訴我,年收入多少?有拿多少錢回家給父母?
剎聽之下,在他當職員三、四十年的職涯及生命形態中,彷彿聽到年輕人自述有意創業,很大言不慚、太過於自傲、自滿。所以他的回話中似乎帶著一把刀,想要滅滅年輕人的銳氣,讓年輕人體會甚麼叫作『話不要說的太滿』!
務實再加上自謙心態(假性自謙)的心態下,年輕人似乎只能閉著嘴,乖乖地像長輩一樣,在一家大公司中,從基層做起,任勞任怨,然後一步一步坐到中階幹部,一做就做個二、三十年。
已一個想創業的年輕人的立場而言,開一家公司,是一個新的經驗、體會、挑戰,不是為了炫耀、更不是為了賺大錢,很單純地是為了瞭解自己的能力、領導力與創意的極限。
(假設我是那一位長輩,我會對晚輩說:加油啊,趁年輕多鍛鍊點,多嘗試點是好事呀!)
長輩又一次問我:你現在在做甚麼(工作)?
我答:我是估價師,專門做工業廠房的估價案,做的還不錯,還蠻開心的。
長輩聽到我的回答後,用嘲唪的語氣,接著道:像你這樣年輕人-『老王賣瓜,誇自己的瓜甜』的年輕人,我見多了,你一年薪水有多少?還說自己做的還不錯,這樣就是表示你已經做得很好,都不用在進步了?
世面見多了,我倒是沒有被這樣的話語刺激到,只是對這樣兩個不同世代的觀念差異感到無奈。在那樣的對話裡,我可以回答我在從事甚麼工作,可是我不能說我有做的多好!?
在紐西蘭的文化與社會裡,尤其是職場上,流行一種『Lift Speech』,中文可以翻譯為『電梯演講文』。假設你在電梯裡遇到你的上司(或客戶),上司(或客戶)問你工作的近況如何,你必須用一段三十秒的『電梯演講文』來做簡報,這一段演講文要很簡短、扼要、正面、積極。三十秒的電梯演講文要能抓住上司(或客戶)的心。這樣的交際不只是被運用在職場,任何交際場合都可以聽的到。
『電梯演講文』可以如此運用,例:
『老闆你好,這個企劃案,雙方還在洽談中,大綱都敲定了,剩下一些小細節要琢磨,客戶反應很正面,要昰企劃案談成,老闆你是不是要開個慶功宴?』
這樣的一個演講文,很迅速地交帶了一下進度,給上司一個很正面的能量,讓上司能放心,更給上司一個目標,同時帶了一個小幽默。這樣老闆就會記得你!
引用老林文章裡的一句格言-『飽滿的稻穗會低頭』。在我所接觸到的紐西蘭文化裡,低頭是不會被發掘的,有自信,就要抬頭、挺胸,積極正面的能量就會尾隨而至!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