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719.JPG

在澳洲懷孕生小孩有多種選擇,根據 2016年的數據顯示:97%選擇在醫院生(其中公立醫院佔72%,私立醫院佔28%)、2%選擇在生產中心、0.3%選擇在家生、而0.3%則是在去醫院或生產中心的路上就生了(嚴格說起來,這並不能算是一種「選擇」)。生產可選擇自然產或是剖腹產,自然產又可選擇是否需要施打無痛分娩或是完全不依賴任何藥物,甚至還可以選擇在水中生產。(資料來源:http://www.sbs.com.au/topics/life/family/explainer/what-are-womens-options-giving-birth

自從懷孕之後,綜合好多朋友的經驗,雖然知道在公立醫院產檢及生產完全免費,但是由於無法指定醫生,每次產檢的醫生都不同,而生產當天有則是看值班醫師的經驗,多少有些風險,我們最後選擇需要支付昂貴費用而且私人保險完全不給付的私立醫生,以及私人保險給付部分住院費用的私立醫院。North Shore Private Hospital是雪梨北區三間私立醫院之一,除了離家近,更因為可以自費澳幣五百元升等到豪華雙人病床房,還有專業護理人員提供更完善的產後服務,成為我們的首選。

當我們迫不及待地從產房一路快步飆進住院病房,雖已看過照片介紹,親眼見到房內可以分別調整高度的特大號雙人病床還是非常驚喜,再加上以木質為主的內部裝潢、靠窗餐桌上的迎賓綜合水果餅乾起司拼盤、冰鎮的香檳酒、當天點餐式晚餐的菜單以及護膚美髮禮盒,簡直就像進了五星級旅館一樣興奮,覺得自己是苦盡甘來,生完要來渡假了(殊不知這一切只是假象)。

IMG_5361.JPG

才剛安頓好沒多久,胡老爹帶著第一頓月子餐和公婆一起進門,頓時房間內變得好熱鬧。公公大清早起床就跟婆婆說夢到我生了,匆匆忙忙吃完早餐就去找胡老爹上醫院,可是我們還在產房等而胡老爹還在煮月子餐,等到十二點多才來醫院所以肚子餓吃餅乾,我邊吃邊和老公興奮的形容生產過程,婆婆開心的拿相機對著寶寶猛拍,胡老爹得意的介紹他精心料理的無鹽月子餐菜色和湯湯水水,心滿意足的看著我吃,就像我盯著女兒喝奶的表情一樣,望著滿室歡聲笑語,多溫馨的畫面。

長輩離開後沒多久護士接著近來查看我和寶寶狀況,提供關於黃疸的資訊,教我們如何將尿布撕開檢查是否是濕尿布做紀錄,如何使用包巾將寶寶牢牢包成春捲(老公覺得是春捲,我覺得像驚嘆號),下午昏昏沉沉的睡了一下,吃完晚餐才突然想到:「糟糕,忘記幫寶寶換尿布!」一打開,滿滿的沉甸甸的一包,滿心愧疚,還好沒紅屁股。只是非常好奇女兒怎麼沒哭?因為冬天太冷,把它當溫暖的天然暖暖包了嗎?

護士鼓勵我多走動幫助傷口癒合,這時止痛藥已失去效用,而我又不願意再吃藥怕對寶寶不好(不知道當時在堅持甚麼苦了自己),上下床要非常緩慢才不會拉扯到傷口,走路也變得艱難,此時就覺得房間太大導致廁所像在遙遠的彼方,要用小碎步拖曳好久才到得了。

當天晚上我們試著自己安撫寶寶入睡,可是女兒肚子太多氣,幾乎是半坐著整晚抱在身上才能睡著。

第二天早上六點開始醫師巡診,護士查看狀況,送早餐,相關人員送表單填寫,小兒科醫師檢查寶寶,等等,一直不斷有人進進出出,根本無法再睡。中午時間,因為女兒肚子內羊水太多不好好喝奶,護士幫忙將奶擠出來,再用針筒餵食。下午朋友來訪後去上幫寶寶洗澡的課程,由於在課堂上洗手台不夠多,我們晚上自己嘗試幫寶寶洗澡,結果看護士洗澡好簡單寶寶又舒服,自己動手洗澡時寶寶卻全程大哭,哭到臉都變豬肝色!?嚇得我們住院期間不敢再洗澡,後來回到家用溫度計才發現原來是水溫太低了。可憐的老大,難免成為沒經驗的新手爸媽「嘗試錯誤」和「磨合」下的犧牲者,默默對女兒說:「未來的日子還請多多包涵啊!」

IMG_3766.JPG

(哭得慘慘慘~)

IMG_3818.JPG

照片中我們不是在拆解炸彈,只是兩個菜鳥爸媽在用棉籤清女兒的肚臍而已。

第二天晚上得知午夜時段有托嬰服務,十二點一餵完奶,把女兒包好放活動嬰兒床,和老公有默契的,用能忍受疼痛下最快的速度「衝啊~」,把寶寶送去托嬰室,然後再衝回來覺!其實護士幫我們帶寶寶也只帶到她肚子餓就打電話請我們將寶寶領回,但是在連續兩晚沒睡好的情況下,能安靜舒服的睡上三個小時實屬感恩。領回來之後繼續我們餵奶,拍嗝,換尿布,放小床,半小時哭醒,哄不睡,餵奶,拍嗝,換尿布,抱著睡的無限輪迴。只要有值班護士願意幫我們把女兒哄睡,對我們來說都是天大的恩惠。

第三天早上開始脹奶,護士一擠就像蓮蓬頭出水一樣噴老遠,她還開玩笑的說:「我的老天爺,妳的奶量足夠供給給一個軍隊了。」當下好開心,心想公公釣的新鮮海魚和胡老爹的蹄膀花生湯還真發奶。結果我只有一個娃娃兵沒有一整個部隊消耗存糧,兩個小時過後乳房開始變石頭奶硬梆梆,硬到痛到感覺完全不是身體的一部分,需要冰敷的時候,才能體會為什麼過來人說脹奶比生小孩還痛。

更痛的是儘管去上過哺乳課,餵奶時護士也在一旁幫忙調姿勢調半天,我還是抓不到要領,女兒吸奶的位置不對,被磨出水泡還破掉了。平常沒有狀況都已經很痛,痛到塞進女兒嘴裡的時候都要秉住呼吸,控制自己想要逃避想要放棄的衝動,現在磨破一層皮還要承受吸允的壓力和摩擦,簡直痛到面目猙獰,心都揪在一起了。老公怕我痛到不小心把女兒摔地上去,所以當護士建議我們羊脂膏會有幫助時,立刻去醫院附屬藥局買,小小一條十五公克的藥膏要價十六塊澳幣(依當時的匯率折合台幣約四百五十塊),實在有夠貴。

原本預計第二天要做聽力測驗,但是因為護理人員來的時候女兒不是正在餵奶就是在哭鬧,所以改第三天來做測驗。寶寶時間不好控制,護理人員也沒辦法隨傳隨到,又來了兩次,第三次女兒安穩的睡著才能順利進行聽力測驗。看寶寶耳朵上掛著一紅一藍色彩鮮艷的耳罩,額頭、後頸、和胸前分別貼了三個白色的電極貼片,這和我想像中拿個三角鐵在耳朵旁邊敲看嬰兒反應的方法完全不一樣,很是新鮮。

IMG_3847.JPG

周旋在給寶寶換尿布和餵奶中時間過得特別快,一轉眼已到了出院的時間,只是我們都還沒有學會怎麼當爸媽,怎麼照顧新生兒,連基本的餵奶都還沒辦法上手居然就要回家了,一想到以後沒人幫忙,一切要靠自己摸索,心裡實在非常忐忑,好希望帶一個護士一起回去。

IMG_3928.JPG

澳洲對於寶寶乘車安全要求嚴格,出院前須將合乎安全規範的汽車安全座椅裝好才准出院。為了方便起見,老公將提籃式的汽車安全座椅抬進房間,告知護理人員,確定沒問題後我們便提著寶寶準備回家,這才得知原來我們住院期間連續下了好幾天的大雨,一出醫院,外面又濕又冷,在醫院裡吹著暖氣被和善的護理人員照顧的生活竟恍若隔世。從今以後只能靠自己了啊,看著在提籃裡熟睡的女兒,心裡想著「以後要乖乖聽話喔,我們一起加油吧!」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ppyannemama/

arrow
arrow

    europa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