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oad-viggo-mortensen.jpg

據說,看完這部小說後,讀者會睡不著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美蘇冷戰前後、阿富汗戰爭前後,政府與電影工業會花很多的經費拍很多相關題材的電影或電視節目,將人民的思緒都集結在一個點上,『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點上,讓人民去習慣,提高他們加入戰爭的行列和情緒(加入軍隊)。像是湯姆克魯斯在『捍衛戰士 Top Gun』電影撥出後,造成轟動,引起了很多美國青年加入空軍或海軍的行列。

那這一波『災難電影』潮流,有幾個大種類,例:雪崩、地震、隕石撞地球、火山爆發、洪水、氣候變遷、地球不自轉、太陽死了、龍捲風、大火、細菌戰爭、機器人佔領地球、核戰...等等。耳熟能詳的電影,像『2012』、『Sunshine』、『明天過後 The Day after Tomorrow』、『The Core』、『Deep Impact』,還有二月要上映的末路浩劫The Road』。政府與電影工業是企圖要告訴人民甚麼嗎?是不是地球的末日真的要來了?要人民準備好思想及情緒上的抗戰?還是自古電影電視的觀眾就是喜歡看災難,有需求就有供給,電影的供需問題而已!?

大部分的災難電影或小說,看完,當下影音刺激完後,就會拋之腦後了。『末路浩劫The Road』的小說看完是會讓人睡不著覺的。那個小說裡的世界的天空永遠都是灰暗的,不是下雪就是佈滿著火山的灰塵,沒有太陽,只是下雨,乾了又下,下了又乾,地殼隨時在攪動、發出巨響或巨哄,被燒到焦黑的森林原木還會一次一次地被野火燃燒,直到倒下為止。小說裡的男主角帶著兒子走向較溫暖的沿岸避寒冬,這樣的地球過了若干年後,能夠吃的食材、地上走的、天上飛的、海中遊的,早就被幸存的人類給吃完了,活著的人類開始結黨屠殺過路客,成為真正的動物,沒了『人性尊嚴』的食人族。

男主角的兒子一路上一直問著父親:我們真的是好人嗎?到底甚麼是好人、壞人?我們真的在如何饑餓也不會吃人的肉嗎?

男主角一路安慰著兒子,保護自己的兒子被饑餓的食人族拿來果腹,陪他閱讀,教他識字與人性。男主角為了自己的妻子失去了求生意志而自殺,感等耿耿於懷,總是等到夜深人靜、孩子熟睡的時候,獨自落淚,無奈的淚是會讓讀者垂泣的那種文字描述,電影簡介裡的男主角似乎有把這個心酸詮釋出來。對妻子的懷念、對小孩的愛讓他沒有失去『人性尊嚴』。

讀完這樣的小說只會讓讀者自省:有朝一日,末路真的來了,我會提前結束生命,還是會帶著家人,尋找更安全的地方避寒?

電影的話,看這部電影可能要有心理準備,就我讀到的影評介紹裡指出,『喪失人性的食人族』的出現是很嚇人的。

arrow
arrow

    europaexplo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